金控黨建
Party building
連日來,省金控集團黨委及所屬公司黨委(黨支部)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黨委會“第一議題”、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集團班子成員視頻學習了財政部長劉昆的宣講和動員部署講話以及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穆虹的宣講報告。領導干部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作出示范、當好表率,集團各級黨支部同步學、延伸學。目前,省金控集團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做到全覆蓋,在全集團掀起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濃厚氛圍。
省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宏主持集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他強調,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示,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真功夫,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落地落實。全集團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在奮進新時代新征程中,在奪取龍江金控黨建“五年大變樣”第二個奮斗目標的進程中,切實加強和提高集團黨建工作水平,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集團高質量發展。
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郎樹峰,黨委副書記柳柏春,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初志國,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姜明玉,副總經理劉培偉參加學習并發言。
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宏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是指引我們應對復雜局面、推動集團行穩致遠的精神燈塔,現實當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開門的鑰匙、破題的舉措。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其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自覺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集團各項工作。全面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金控集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集團上下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扎實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集團新時代偉大征程中扎根開花結果。一要在全面學習上下功夫;二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不注重抓落實,不認真抓好落實,再好的規劃和部署都會淪為空談,淪為空中樓閣。要注重融會貫通,準確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堅定性和系統性,是破解集團發展所遇到所有問題和所有困難及所有困惑的一把金鑰匙,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集團黨的建設工作中和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切實增強落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全面落實過程中,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既要狠抓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多辦打基礎、立長遠的事。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杜絕部署了就是落實了,落實了就是完成了錯誤觀點和錯誤認識。要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把黨中央的戰略部署轉化落實為金控集團的工作任務,創造性地組織開展工作,帶頭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帶頭顧全大局,在履行自身職責,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時,注意兼顧上下左右,加強協同配合。
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郎樹峰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和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牢牢把握“五個堅持”的重大原則。國有企業不僅僅是經濟組織,講求經濟效益,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還是黨和政府加強宏觀調控,應對突發事件和重大經濟風險的可靠力量,在疫情防控、經濟建設、保障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只有實現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好地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國有金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就要按照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總體要求,堅持把培育提升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把促進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在推動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上展現國有企業新擔當、新作為。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必須準確把握深度融合的精神實質和辯證關系,做到統籌一體推進,黨建工作要想避免“虛化”“弱化”、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等問題,必須始終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服務大局中檢驗成效。結合集團工作實際,創新黨建工作方式,就要堅持服務主責主業不偏離,始終把加強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防控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等作為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的根本任務,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在黨建方面找準著力點,在業務方面找準突破點,從具體工作和業務特點上做好黨建與業務的融合,將黨建工作融入集團中心工作各個環節,做到既重黨建又重業務,不斷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黨委副書記柳柏春
深入學習領會二十大精神,要做到四個“下功夫”:一是要在原原本本學習,入腦入心上下功夫;二是要在學習領悟重大意義,把握核心要義上下功夫;三是要在深入學習領悟精神實質,認真抓好結合上下功夫;四是要在堅持學以致用、指導實踐上下功夫。我們要通過學習,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立足新發展階段,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融入全省發展大局中實現集團發展壯大。要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為契機,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黨要管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要統籌學習宣傳貫徹和推進集團改革發展,全面落實集團黨委經營分析會各項任務目標,抓好主責主業,全面落實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上積極履行責任、貢獻集團力量。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初志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分析腐敗滋生的原因,闡明我們黨與腐敗水火不容的鮮明立場,強調反腐敗斗爭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作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的重要部署。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新戰略新部署新要求,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準確把握腐敗階段性特征和變化趨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推進。要堅守忠誠根脈本色,帶頭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增強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打造“做忠誠衛士、建模范機關”的黨建品牌,培育黨性為魂、廉潔為本的機關文化,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紀檢監察事業。要保持斗爭風骨膽魄,擦亮自身干凈底色,努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走在時代前列的紀檢監察鐵軍。
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取得重大進展。強調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我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質量第一、以質取勝,持續做好“三篇大文章”,著力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工業強省建設。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促進金融與產業良性互動,是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提升金融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能力和實效,一方面,要著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精準支持符合國家和我省產業發展方向的龍頭企業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要針對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金融擔保產品,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精準、普惠金融服務。
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姜明玉
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既要在理論學習上求“深”,即求真務實,還要在學用結合上求“新”,即開拓創新。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我們要堅持學以致用,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集團財務管理監督工作,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加深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在工作中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優化管理手段,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應用先進管理工具,進一步規范提高財務報告、全面預算、資金管理、財務信息化、財務內控、財會隊伍建設等工作,增強財務監督管理前瞻性、有效性,提高財務管理監督工作規范化、標準化,支撐集團持續健康發展。以更好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為目標,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推動財務管理理念變革、組織變革、機制變革、手段變革,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率,更加突出“支撐戰略、支持決策、服務業務、創造價值、防控風險”功能作用,以“規范、精益、集約、穩健、高效、智慧”為標準,以數字技術與財務管理深度融合為抓手,固根基、強職能、優保障,加快構建集團財務管理體系,有力支撐服務集團戰略,有力支撐增強集團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副總經理劉培偉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堅持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對國有企業而言,政治建設起著“指南針”作用,所以國有企業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國有企業黨組織必須擔負起黨的政治建設責任,強化政治引領,增強政治能力,涵養政治生態,防范政治風險,堅決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推動企業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全面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在高質量發展中,既要與市場經深度融合,提高企業效率,增強經營活力,促進國有企業效益增長,也要大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深刻領會二十大報告中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滿信心地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好發揮國有企業“脊梁”作用。